中国山东网中国山东网新闻 国内新闻正文

殡葬绿皮书:殡葬服务设施设备投资加大 更注重环保

2015/3/25 15:31:50   来源:新华网     作者:黄小希

  25日在京发布的《殡葬绿皮书: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2014-2015)》指出,我国殡葬服务设施设备投资力度加大,更加注重环保和服务质量。

  据介绍,遗体火化和遗物祭品焚烧是殡葬业环境污染的重要污染源,对现运行的火化机进行更新改造和配备遗物祭品焚烧专用设备、节能减排,是政府为群众治丧提供优质殡仪环境质量的责任。

  殡葬绿皮书统计显示,2014年,福建、陕西、河北分别投资6250万元、2000万元、1454万元对火化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北京市完成了24台火化机的升级改造;江苏省南京、徐州、苏州、扬州、盐城、镇江等设区市和东台、扬中等县安装了尾气除尘设备;近年来,河南省安排4亿多元,对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等15个市、县的殡葬设施设备进行了更新改造。

  殡葬绿皮书主编、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所长李伯森指出,随着惠民殡葬政策的落实,基本殡葬服务的公益属性日益凸显,各级政府保障基本殡葬公共服务的社会责任和担当意识得到强化,殡葬设施设备的投入不断加大,殡葬公共服务设施功能进一步完善,殡仪服务质量和环保水平不断提高。

  李伯森还介绍说,各级政府将生态安葬作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出台相关文件,通过将分散埋葬的骨灰改为集中安葬,将建造大墓、豪华墓、家族墓改为树葬、花葬、草坪葬、深埋等节地生态安葬方式,给自然留下空间,给农业留下良田,给子孙留下家园。

  但殡葬绿皮书也指出,我国殡葬改革遇到阻力,殡葬理念创新不够。一方面,攀比、从众等社会心理以及殡葬业特有的精神消费特点,无形中影响着殡葬活动取向,不断对殡葬改革产生阻力和干扰;另一方面,一些地方对殡葬改革存在认识误区,改革积极性不高,推进工作迟缓,有些地方片面追求火化率,存在火葬区划分不科学的现象。

  李伯森认为,改革不到位、片面化、碎片化,不仅没有达到节约土地的目的,反而加重了资源浪费,应以新视角、新方法、新的殡葬理念,指导推动殡葬改革新实践。

编辑:温伟伟    责任编辑:谭静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