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中国山东网新闻 国内新闻正文

"春分日"恰逢"龙抬头"预示大仓满来小仓流

2015/3/20 11:07:45   来源:新华网     作者:周润健

  “天将小雨交春半,谁见枝头花历乱。”3月21日,将迎来春分节气,巧合的是,当天正值农历二月初二,民间俗称“龙抬头”的日子。专家表示,“春分日”恰逢“龙抬头”预示着田间农事逐渐繁忙起来,新的一年会有一个好收成。

  据天津市民俗专家由国庆介绍,“春分”这个节气正处在“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的时节,此时节我国各地陆续开展的春耕春播,与“龙抬头”的内涵刚好相符。

  我国民间认为,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抬头的日子,此后雨水会逐渐增多,为新的一年带来好收成。我国北方广泛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等农谚。由于“龙”与“农”谐音,又有“二月二,农抬头”之说,因此,这一天被称之为“春龙节”“春耕节”“春农节”“农头节”。

  “二月二,龙抬头”还有古代天文学方面的解释。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说,我国古代把角、亢、氐、房、心、尾、箕这“七宿”,连成了一条龙的形状,叫做“东方苍龙”。每当春季到来,黄昏时“龙角星(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故称“龙抬头”。

  由国庆说,在“二月二”这一天,我国古代民间都要焚香设供祭祀龙神,其目的是祈求雨水普降,消除虫害,五谷丰登。人们还要早起煮面条,炸油糕、爆苞米花,寓意挑龙头、吃龙胆,庆祝“金豆开花,龙王升天”,祈祷新的一年五谷丰登。

  以天津为代表的华北地区还有吃煎焖子、烙饼的习俗。银白色的焖子片排在一起像龙鳞,被煎成金黄色,民间俗说这表示对“懒龙”的惩罚,希望它尽快起身,保佑丰收。吃的饼又叫龙鳞饼,意思是保护龙身。

  由国庆表示,“二月二”过罢,这个从腊月就开始、跨越整个正月的、前后近两个月时间的“年”就算是真正过完了。

编辑:温伟伟    责任编辑:谭静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