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中国山东网新闻 山东新闻正文

《剧场等级划分与评价》将实施 净化演出营商环境

2014/12/17 17:19:29   来源:中国山东网     作者:王晔

  中国山东网12月17日讯(记者 王晔)为规范剧场经营管理工作,提高剧场文化服务水平,由山东省文化厅、山东省质监局牵头,指导有关单位制定了《剧场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17日下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发布会,邀请山东省质监局副局长谷源强就山东省剧场地方标准具体内容进行解读。

  据了解,《剧场等级划分与评价》山东省地方标准由山东演艺联盟发展有限公司、山东质量认证中心、历山剧院等单位联合起草,适用于山东省内正式营业的所有剧场,即提供戏剧、歌舞、音乐、曲艺、杂技等各类舞台表演艺术以及其它社会综合艺术等服务的场所。

  谷源强介绍说,近年来,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演艺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核心层之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和改革压力。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部署,山东省委、省政府出台了诸多演艺产业的扶持政策,旨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演艺产业发展。”谷源强说。

  据了解,剧场是演艺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演艺产业链条的关键环节,以其资源的稀缺性、竞争的排他性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城市文化形象构建、推进转企文艺院团市场化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山东是文化大省,剧场保有量大,谷源强介绍说,“十艺节”筹办期间,山东省集中建设和改造的一批大型演出场馆,形成了全国领先的区域化剧场网络,构建了高水准的公共文化服务和演艺产业发展的平台。

  据悉,截至2014年10月,山东省共有专业演出剧场126个,从业人员约3150名。全省剧场总占地面积157.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6.94万平方米,全省共有特大型剧场6个(1601座以上)、大型25个(1201~1600座)、中型65个(801~1200座)、小型30个(300~800座)。山东省的剧场保有量位于全国第四位,剧场规模和设施、设备水平居全国前列。

  在山东省剧场保有量、规模、设施、管理模式居全国前列的同时,谷源强表示,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缺少成熟经营管理模式、剧场经营管理人才不足、行业项目信息不对称、演出消费市场不够活跃等问题,一直制约着山东省剧场行业的发展。”谷源强说。

  谷源强表示,通报山东省地方标准《剧场等级划分与评价》有关情况,就是要发挥标准对文化产业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

  主要通过标准化,促进整个演艺产业优化升级。谷源强说,标准化是推动剧场管理服务科学化、规范化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提高剧场的市场竞争优势,消除行业壁垒、形成剧场联盟。将标准化的量化思维引入到山东省演艺行业的研究和实践中,为全面建立演艺产业标准体系提供了基础,将有效推动全省演艺产业的优化升级。

[1][2] 
编辑:温伟伟    责任编辑:谭静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