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中国山东网新闻 山东新闻正文

中蒙建交65周年 蒙古国家歌舞艺术团演出济南上演

2014/12/12 22:50:39   来源:中国山东网     作者:王晔

图为蒙古传统舞蹈《问候》

 马头琴《我心中的戈壁滩》

   歌曲《敖包相会》  

       中国山东网12月12日讯(记者 王晔)粗犷豪迈的舞姿、热情浓郁的歌曲,蒙古民族风格的长调、呼麦、马头琴曲以及蒙古舞蹈在泉城上演。12日晚,蒙古国家歌舞艺术团在山东剧院举办了在山东的第一场公益演出。本次公益演出主要为庆祝中蒙建交65周年,山东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邀请蒙古国家歌舞艺术团来山东演出交流。

  蒙古传统舞蹈《问候》拉开了整场演出的序幕,随后,长调民歌《古朴的美》、舞蹈《史诗》、舞蹈《走马》、舞蹈《漂泊的鸟》等节目逐一亮相,展现蒙古歌舞特有的豪迈热情。一曲《敖包相会》将演出引向高潮。表演中,呼麦歌曲《月亮代表我的灵魂》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观众纷纷表示赞叹。

  “我是和女儿、外孙一起来的,听一听蒙古的歌曲,感受一下蒙古文化。孩子也喜欢这些,让他从小感受艺术。”一位在场观众说。

  据了解,蒙古国家歌舞艺术团成立于1950年,是蒙古国规模最大、最专业的艺术团体,在过去的60年里分别更名为“音乐综合团”、“人民歌舞团”、“民族歌舞团”、“国家民族歌舞艺术团”。该团不仅演出蒙古民族特色的传统歌曲、音乐和舞蹈节目,同时也演出由蒙古国艺术家及外籍艺术家创作的古典和现代作品,成立以来,曾在亚、非、欧、美5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

  蒙古国家歌舞艺术团目前拥有150余名艺术家,其中包括拥有60余名音乐家的国家级大型管弦乐团、超过50名舞者的舞蹈团和30余位歌唱家,此次来山东的演出人员共约60人。蒙古驻华大使策登扎布·苏赫巴特尔表示,中蒙建交65周年之际,双方共同举办演出纪念,这种文化的交流有助于加强民族之间了解,增进相互之间感情。策登扎布·苏赫巴特尔称,山东是孔子的老家,山东文化对中国历史发展来说起到重要作用,希望多来山东,同时多去一些中国的城市走走,感受中国文化。

  古舞蹈《走马》

图为蒙古长调民歌《古朴的美》图为蒙古长调民歌《古朴的美》

 蒙古族舞蹈《史诗》

  图为蒙古长调民歌《古朴的美呼麦表演

  

编辑:谭静    责任编辑:温伟伟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