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3名受访者中,44.36%为男性,55.64%为女性。

受访者中,近半数为“90后”,“80后”占比42.86%,“70后”和“60后”分别占比6.02%和2.26%。

您接触过专门的“死亡教育”吗?

您觉得“死亡教育”是否应该进入大学或者中小学课堂?

您一般通过什么途径了解死亡相关的知识?

不同年龄段人群接触专门的死亡教育对比结果
中国山东网12月4日讯(记者 姜瑞丽)“死亡”,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中,属于禁忌词汇,人们唯恐避之不及。然而,近期热播的电视剧《青年医生》,抛出了一个在国人的生活中鲜被提及的话题:死亡教育。针对这一话题,中国山东网记者随机对133名受访者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了解国人对死亡教育的认知和态度,结果显示,62.41%的受访者从来没有接触过专门的死亡教育,近八成受访者认为死亡教育应该进入大学或者中小学课堂。
数据:
超六成受访者从未接触过死亡教育,八成人认为应该进入课堂
中国山东网随机调查的133名受访者,44.36%为男性,55.64%为女性,受访者中,近半数为“90后”、占比48.87%,“80后”占比42.86%,“70后”和“60后”分别占比6.02%和2.26%。
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62.41%的受访者表示“从来没有”接触过专门的死亡教育,表示“偶尔接触”的比例为29.32%,仅有3.01%的人表示“经常接触”,另有5.26%的人表示“不清楚”是否接触过专门的死亡教育。
在回答“您觉得死亡教育是否应该进入大学或者中小学课堂?”这一问题时,高达八成(79.7%)的受访者选择了“应该”,14.29%的受访者表示“不清楚”,仅有6.02%的受访者认为“不应该”进入课堂。
在受访者获取死亡相关知识的途径中,近七成(69.90%)的受访者是通过影视作品,其次为书籍(49.62%),然后依次是网络(33.83%)、家人或朋友(29.32%)、学校(21.05%)。
记者通过交叉分析对比,发现“80后”和“90后”在接触专门的死亡教育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表示“从来没有”接触过专门的死亡教育的“80后”比例高达78.95%,选择这一选项的“90后”占比仅为41.54%;仅有2.28%的“80后”表示“偶尔接触”,远远低于“90后”的49.23%;1.75%的“80后”表示“经常接触”,同样低于“90后”的4.62%;表示“不清楚”的“80后”和“90后”的比例则分别为7.02%和4.62%。
从数据上来看,尽管超过六成的受访者对死亡教育处于一种“从未接触”的陌生状态,但大多数人认为死亡教育应该进入课堂。另外,“90后”显然比“80后”对接触的死亡教育更多,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死亡教育正越来越多地进入到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当中。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