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孔 进 文达岑 记者 姜宏建 报道
本报济南11月19日讯 2014年,我省财政积极筹集资金5000万元,支持开展财政促进金融支农创新试点,预计可撬动金融资本10亿元投入肉牛、肉羊等产业,解决养殖主体“贷款难”“贷款贵”等突出问题,并为创新财政投入方式探索新路。
在创新试点参与主体方面,省财政支持省畜牧兽医局与民生、邮储等银行以及省农业融资担保公司合作,民生、邮储等银行负责为符合条件的养殖主体提供年利率最高不超过9%的低息贷款;省农业融资担保公司在独立审核的基础上,为养殖主体提供担保费不超过3%的贷款担保服务;各级畜牧、财政部门负责为合作银行和省农业融资担保公司推荐优质的养殖主体,并对其贷款利息、担保费、保险费等融资成本进行一揽子综合补贴。
在资金分配方面,安排1000万元,设立省担保基金,由省农业融资担保公司放大5-10倍开展贷款担保业务;安排资金4000万元,切块到沿黄的9个肉牛、肉羊养殖大市,由市级用于融资成本一揽子综合补贴。
在支持对象和补贴标准方面,重点扶持肉牛出栏100头以上或肉羊出栏30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户,对其融资成本一揽子综合补贴标准最高不超过50%,单个主体最高补贴不超过200万元。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