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中国山东网新闻 精神丰碑 永远铭记——首个烈士纪念日正文

抗日名将陈德馨曾与敌刺刀肉搏 病床昏迷仍喊杀敌

2014/9/27 15:17:17   来源:国家公祭网    

  陈德馨藏书楼

  1938年9月初,时年34岁的国民革命军少将旅长陈德馨以身殉国,蒋介石、冯玉祥等国民党军政要员前往致祭。1988年,民政部追认其为革命烈士。保存至今的陈德馨藏书楼,不但见证了其重视教育、造福桑梓、以民族大义为重的家国情怀,也给鄢陵人留下了一处较为珍贵的文化遗产。东方今报记者 殷晓章/文图

  家乡长存藏书楼

  9月中旬的一天,十几名工人在陈德馨藏书楼旁忙碌着。

  陈德馨藏书楼坐落在鄢陵县柏梁镇花都纺织公司院内,砖木结构,飞檐挑角。藏书楼内置木质地板,有木质楼梯通往地下室,地下室与一条300多米长的地道相连。

  由于年久失修,上级拨款对其进行修葺。藏书楼四周搭满了脚手架,顶部也被扒掉。即便如此,仍难掩它昔日的风华神韵。

  据《鄢陵县志》记载,陈氏在老庄村北地办有农场。后来陈德俭在哥哥陈德馨的启发下,改农场为“三民学校”,陈德俭为校长。1936年,陈德馨出资在校内建了这座藏书楼。后来,陈德馨又拿出2000块大洋购置书籍。

  陈德馨殉国后,陈德俭将其改名“陈德馨纪念堂”。解放后,此楼先后成为鄢陵县中学图书借阅室和林业部工具厂娱乐活动室。

  1988年,鄢陵县文物部门接手管理此楼。1999年,河南省文物局拨专款进行维修。2000年9月,陈德馨藏书楼旧址被公布为“省保”单位。2007年7月,该楼被列入首批河南古代暨近代民居民间建筑保护名录。

  对陈德馨后代来说,忠勇抗日的先辈,永远值得他们敬仰。保存至今的这座建筑,也沉淀着他们家族对陈德馨的集体记忆。

  许昌市文物部门认为,陈德馨藏书楼具有民国时期南方建筑风格兼有中原建筑特色,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陈德馨为抗击日寇而殉国,是民族英雄,又是民政部追认的革命烈士,事迹感人。藏书楼是时代产物和历史见证, 是不可多得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东方今报)

编辑:郭莹    责任编辑:谭静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