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中国山东网新闻 国内新闻正文

中印"和平共处"的共同记忆(国际论坛)

2014/9/17 9:48:13   来源:人民日报    

  实现亚洲世纪的梦想,促进国际关系顺利转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21世纪如何丰富和发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印中关系,有一段基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共同记忆。五项原则适用于所有国家,不管它们的社会制度、发展阶段或规模。它建立在亚洲传统的爱与和平的坚实基础之上,构成了指导国与国关系的规范性框架。

  客观评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历史意义,必须回顾其创立的背景。60年前,亚非拉一大批新生国家取得独立,产生了一个共同的强烈愿望,那就是保护来之不易的独立和自由,在平等的基础上与其他国家进行交往。这就是为什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先强调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应当仅仅以威斯特伐利亚“民族国家”的逻辑来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因为它是印中两国历史文化遗产引生的深度共鸣——我们不能忘记和平共处的词源和道德哲学上的根源,它深嵌于传统文化的思想。

  我们看到,中国在追求其目标的过程中,一直有力地推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运用,并使其成为中国同众多国家发展关系的基础。值得注意的是,自上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印中两国间各种场合的协定、联合声明、讲话上,两国始终坚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导两国关系发展。在过去30年,为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双方曾举办了标志性的会议,并出版了一些重要书籍。

  尽管两国存在分歧,但两国一直在进行系统化和渐进式的努力,以保持两国关系正常发展,并让两国关系更加全面。印中将2014年定为“友好交流年”,同时高规格庆祝和平共处五项原则60周年。

  当前,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全球挑战不断增多的情况下,印度和中国有很多共同利益和相似的发展目标。印中呼吁国际秩序更加民主,这将使所有国家可以平等追求自己的利益,并在平等的基础上与其他国家交往。这些倡议具有示范效应,需要印中双方来进一步推动。实现亚洲世纪的梦想,促进国际关系顺利转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21世纪如何丰富和发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作者为印度新德里中国研究所主任) 

编辑:郭莹    责任编辑:谭静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