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学生
山东志愿者与福利院师生合影
中国山东网8月30日讯(见习记者 王永春 通讯员 刘芳 于振伟)8月10日,青海玉树的一片原始森林里,一名山东学生从藏民手中接过一封信。“请你们上车后再拆开看!” 藏民特别嘱托道。车子缓缓驶动,信拆开了,车上的人无声地传阅着,信上写了8个汉字:我们是永远的朋友。
这是山东一所高校的一次普通的志愿活动,学生志愿者12人,来自山东滨州医学院。20天前,他们分三支分别走进玉树的两所希望小学和一所留守福利院。他们此行的目的有三个:支教,支医和支药。据统计,他们来到玉树的20天里,免费为百余名希望小学学生做身体检查,教藏族学生普通话,向福利院和希望小学赠送共计价值6000余元的药品。
玉树州平均海拔在4200米以上,属典型的高原高寒气候,全年无四季之分,只有冷暖两季之别。高原反应成了阻碍实践活动开展的一大难题,为了预防“高反”,12名山东学生志愿者冲服红景天,甘涩性寒的草药,口苦难耐,“草药和胶囊成分差不多,但是草药比较便宜,为了节约经费,大家强忍苦涩,提前十天开始喝药。”这些预防措施使得山东学生志愿者在玉树的20天里“高反”的症状并不十分严重,除了个别人出现轻微的鼻孔出血,肺水肿等严重情况并没有出现
来到玉树以后,两所希望小学的教室都被临时改建成医务室,志愿者们身着“白大褂”,为学校全部孩子进行体格检查。大家操着刚刚学会的医用藏语,向学生们询问病情。
经过初步筛查,江西村希望小学59名学生中,共检出甲状腺肿大者21人,Ⅱ度肿大者4人;腹痛者11人;肝脏于肋弓下缘可触及者10人,约至脐水平线者5人;脾大约至脐水平线者1人。怀德儿童福利院的76名学生中,检出蛔虫病者35人,脊柱侧弯(稍侧弯)者3人,心律不齐(心脏病)者2人,疑似乙型肝炎者1人,疑似慢性阑尾炎者1人,疑似胆囊炎者1人。此外,这些藏族学生被检查出的病还包括扁桃体肿大、龋齿等。
村民闻讯有免费体检,他们纷纷赶过来看病,有的村民距离较远,骑摩托车也要一个多小时。经过体检,很多村民被检查出甲状腺肿大,其中有两例Ⅲ度肿大。另外,这里的村民常年骑摩托车、上山放牧,风湿性关节炎比较严重。这些算是当地常见病。
除此之外,这里的村民患有很多无法判断的综合病。有一位老婆婆,两年来一直咳血,并且胸痛胸闷,右侧头痛,右耳失聪伴溃脓,右目失明,右侧上下肢体麻木。滨州医学院的学生们依照知识储备以及缺少相应的仪器、实验室检查,无法用一种疾病概括全部症状和体征,只能为她提出相应建议和活血化瘀的部分药品。
病人少的时候,实践队会抽调一部分队员协助学校汉语老师,教藏族学生学习普通话。鉴于学生学习汉语“只通其音,不懂其意”,队员们采用“教学相长”的方法,老师教学生汉语,学生教老师藏语,在“咿咿呀呀”的简单对话中,师生关系在不知不觉就拉近了,教室里时常传出欢乐的笑声。
他们将普通话书籍送给藏族学生,此次他们从山东带来了普通话书籍73本。“都是大家的旧书。在学校的时候,下了课,我们就去同学的宿舍宣讲捐书,大家一听,都愿意捐赠给藏族儿童。”其中一名山东志愿者钟芬说。
授课的志愿者,不仅“教学相长”,而且“声情并茂”。削尖铅笔念“小大尖”,亮出肌肉念“田力男”,盘起腿来念“盘脚女”……肢体动作、实物演示,齐上阵,帮助学生们理解意思,慢慢懂得汉字的奥妙与造字规律。“由于一年级同学汉语掌握有限,我教数学的时候,更是困难,除了教他们数手指节,还用上了画圈圈,打绳结的方法。”志愿者孙怡介绍她教课的经验。
课堂上是师生,生活中是朋友。课下,小朋友们用仅会的几句汉语,来到志愿者的宿舍与他们交流。志愿者的宿舍是几顶帐篷,帐篷搭在山坡上。“很奇怪,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没有一点觉得苦,反倒很幸运来到这里。”一位志愿者说。
在玉树的20天里,志愿者们上山考察药物,发现了冬虫夏草、枸杞、地黄、车前子等药材,亲自品尝了“剑儿”这种藏药的性味,该药富含纤维,味酸,藏医用来治疗胃部不适。“这原始森林里的地黄,花的颜色是蓝紫色的,而在山东见到的地黄花的颜色是紫红色的,但是花和叶的形状相差不大。”志愿者于振伟说。
玉树不高但很陡,志愿者上山也不是没有遇到过危险。一次上山采药,遇上了大雨,山陡路滑,几个志愿者跌了七八个跟头。“那次大家浑身淋透了,手拄枯树枝,搀扶着下了山,相互看看满身的泥水,又看看手中的药材,最后竟然笑了。”
7月30日,山东志愿者于小雨、于振伟、马佩兰、崔梦真、刘刚刚、曹振鑫与江西村村医尕玛建立了“滨州医学院承光心汇驻江西村医疗站”,这是山东滨州医学院及承光心汇全国第一个支医支药点。
8月10日,历时20天的志愿活动结束了,12名山东志愿者依依不舍地告别了玉树这个让人难忘的地方。青海玉树的一片原始森林里,一名山东学生从藏民手中接过一封信。“请你们上车后再拆开看!” 藏民特别嘱托道。车子缓缓驶动,信拆开了,车上的人无声地传阅着,信上写了8个汉字:我们是永远的朋友。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