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人颜飙
颜飙学生的音乐会
中国山东网青岛频道1月8日讯 2013年12月28日下午,在青岛农业大学的演播大厅,一场由颜飙的学生登台弹奏的钢琴音乐会吸引了300多名市民前来观看。筹办这场音乐会是颜飙帮学生们实现的一个新年愿望。10年前,27岁的颜飙只身来到青岛,在那之前,他刚刚从中央音乐学院毕业。颜飙说,来青岛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音乐创作梦想,希望有朝一日将作品带到国家大剧院。
五岁时初见钢琴 父亲送儿子追梦
27日上午,当中国山东网青岛频道记者在城阳见到颜飙时,他正要送5岁的女儿去上幼儿园。颜飙说,他第一次接触钢琴时也是在5岁。颜飙出生在湖北荆州公安县,父母都是不懂音乐的普通农民,5岁那年,颜飙被寄养到城里的舅舅家,也就是在那里,他第一次见到了钢琴。
“怎么就那么神奇呢,这个奇怪的‘盒子’里面居然可以发出好听的声音。”颜飙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他说那架钢琴是舅舅买给表姐学琴用的,但表姐似乎并不喜欢,还常常在上面拍打。出于好奇,颜飙开始用手指触碰钢琴上的黑白琴键,一按一响,琴键不同,声音也不同,这可把他高兴坏了。
后来,每当表姐去老师家学琴时,颜飙总会跟着去玩,还偷偷地学,一来二去,这个小个子男孩儿便引起了老师的注意,老师找到颜飙的父亲,希望能正式教孩子学琴。“学费要5块钱,而当时全家每月的收入也就才几块钱,但父亲还是筹来了钱让我学。”时至今日,颜飙对当年父亲的决定始终心存感激。
从北京到青岛 决定了就不会后悔
怀着对音乐的热爱,颜飙先从荆州考到武汉,在武汉音乐学院学习了几年钢琴和古筝,并在声乐和音乐理论上取得了较大的提高。1998年,颜飙又前往北京继续求学,一年后,他考入了中央音乐学院。凭借自己扎实的基本功,在校期间,颜飙就担任了北京电视台的音乐编辑等职,并参与制作了大量音乐歌曲。
2003年,毕业在即,正当周围人都认为他将留在北京继续发展时,颜飙决定放弃京城的优越环境,孤身来到青岛。“父母的身体不好,妹妹又突然出了车祸,现实不允许我成为‘北漂’,安定下来才是我应该考虑的。”颜飙告诉记者,因为当时莱阳农学院(现改名为青岛农业大学)的李宝笃校长和赵晓春教授极力邀请,并许诺全力支持其音乐创作,所以他才做了来青岛当老师的决定。
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圈子,初到青岛,颜飙说当时自己虽有失落感,但不后悔。“我考虑了一个星期才做的决定,绝不后悔,青岛的环境很好,干净整洁,而且网络也可以让我和北京那边保持联系。”尽管如此,最初的几年,颜飙所从事的只是一些农业科教片和企业宣传片之类的配乐工作,离他真正的音乐创作梦想还相去甚远。
希望作品被大众喜欢 但不会主动迎合
改变出现在2008年,由他创作的奥帆赛宣传片主题歌《奥帆赛在家门口》获得了业界的广泛好评并取得了一系列的荣誉,而随着所在学校动画制作的兴起,颜飙也开始了他在音乐创作和制作上的高峰。近几年,颜飙负责了学校制作的所有动画片的主题曲创作和配乐方面的工作,这些作品获得了多项全国专业赛事的金奖。记者了解到,山东省第一部3D动画电影的所有音乐制作也将由他来完成。
近期,颜飙刚刚创作的一首歌曲《射手座的雷锋 射手座的我》,上传网络仅两天,点击量就达到了3万多次。“我希望自己的作品被人们喜欢,但是我绝不会去迎合受众。”颜飙说,他喜欢创作正能量的歌曲,但不是为了奉承谁,而是因为他自身就是一个乐观向上的人。
尊重女儿的选择 期待作品能进国家大剧院
颜飙有很多学生,他们都是被父母送来跟他学琴的。新年将至,为了满足学生们的愿望,颜飙特意为他们筹办了一场新年音乐会,而登台表演的学生,大都在专业赛事上获过奖。“我觉得兴趣是最重要的,有些孩子自己并不喜欢,学起来就很慢,而那些真正喜欢学的,自己要求上进,成绩的获得也就水到渠成了。”
颜飙也教5岁的女儿弹钢琴,但并不强求她跟自己有一样的爱好,他说不管女儿喜欢做什么,都会支持,就像当年父亲支持自己那样。“她是有天赋的,有一次她对调音师说琴键的声音不对,结果就真的不对。”
记者问颜飙音乐对他来讲是什么,他说自己从小到大就一直和音乐打交道,做的都是喜欢做的事,一时也说不上来,“反正如果没有音乐,我会很难受。”提到梦想,颜飙说他这些年沉默了太久,要搞出一点名堂来才行,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将自己的作品带到国家大剧院演奏,他相信自己有这个实力,“但是有些东西急不得,得一点一点地来”。(鞠鹏)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